最熱門的內容

【講座】「華山文旅學 X 相遇地方」地方慶典大集合-原來生活可以這樣過

【講座】「華山文旅學 X 相遇地方」地方慶典大集合-原來生活可以這樣過

【華山文旅學 X 相遇地方】2021.11.27(六)
地方慶典大集合-原來生活可以這樣過

講者:

津和堂城鄉創意顧問有限公司 執行長 / 郭麗津

天賜糧源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 / 鍾雨恩

主持人:

世代街區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 / 周奕成

內容簡介:

近年來台灣各地誕生了許多屬於地方上的節慶,例如規模龐大橫跨桃園新竹與苗栗的浪漫台三線、來自雨港的基隆潮藝術、少數以水域搭配燈飾創作的台南鹽水月津港燈節、以當季當地新鮮食材展現在地飲食文化的台東慢食節,或是從農村發聲的花蓮富里穀稻秋聲音樂節。

這些地方上的節慶並不是憑空冒出,而是透過地方團隊長期爬梳文史資料以及整合資源慢慢生出來的,這些多元型態的內容不但成為地方上的驕傲,也讓在地人找回對於自己故鄉的自信心。

透過節慶的辦理,找出值得被期待的地方價值,也許就是這些團隊最希望被看見的願望。

11月的華山文旅學邀請兩組花東地方節慶辦理單位,分享他們如何從自己關注的議題延伸為節慶的主題內容,最後成為地方上不可或缺的一種生活風格。

講者簡介:

津和堂城鄉創意顧問有限公司 執行長 / 郭麗津

津和堂過去以池上鄉為基地,初期主要以城鄉規劃、地方產業培育為主要工作項目,後續結合志同道合的台東在地青年與移居者關注台東地方發展,期望匯集不同世代的視野與專長,為台東發展建立新典範。

執行長郭麗津原本是台北人,在移居台東之後不斷挖掘出屬於這個地方的美好價值,而在執行產地餐桌計畫時發現,在地人對於有機飲食、漫食這樣的主題雖然不是很了解但卻早已默默地執行在生活之中,這也成為開啟津和堂辦理台東慢食節的契機。

慢食這個概念是從 1980 年代的義大利開始發起,所謂的「慢食」並不是「慢慢吃」,而是強調好好地享用當地當季好吃美味又健康的食材,而食材在製造過程中也保護了環境不受到傷害,消費者除了可用合理的價格購買之外,製造者也能獲得合理的酬勞,而這樣的飲食文化也已成為台東慢食節不可或缺的核心價值。

天賜糧源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 / 鍾雨恩

對身為從台北回到花蓮富里的返鄉青年鍾雨恩而言,除了推廣自家耕作的天賜糧源有機米之外,與在地夥伴成立富里983團隊推動「穀稻秋聲」音樂節與農民市集一夕爆紅成為當地驕傲,或許是他從來都沒想過的事。

為了推廣自家的有機米,鍾雨恩與來自台中的設計公司「裏物」合作「大米缸計畫」,透過招募企業認購有機米後每月捐贈以一定比例的新米給需要的社福團體,減少食材的浪費以及幫助真正需要幫忙的單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