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熱門的內容

Author: mm22xx

(112年)振興振心-文化部表演藝術偏鄉巡演計畫 宗旨 文化部(以下簡稱本部)為於疫後穩定表演團隊營運、提振表演藝術產業、落實文化平權,爰依《文化部執行疫後振興藝文產業及藝文消費措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第五條第一項第三款及第四項,訂定本須知。獎補助對象說明: 於我國設立登記或立案之財團法人、社團法人、表演藝術團體或組織。受理單位文化部-藝術發展司承辦人文化部藝術發展司沈小姐(02-8512-6217)。 備註一、受理申請期間: 自112年5月25日至112年6月15日17時止。 活動辦理期程為112年8月1日起至112年12月20日之國內表演藝術偏鄉巡演計畫。 二、申請資格: 於我國設立登記或立案之財團法人、社團法人、表演藝術團體或組織。 三、補助內容: (一) 於非市區或原鄉等偏鄉地區辦理多場次之大型巡演活動,帶動地方欣賞人口。 (二) 須為完整之公開展演節目(非教學示範),型態可為音樂、舞蹈、現代戲劇、傳統戲曲及其他。 (三) 參與本部規劃辦理之巡演活動或自行規畫符合上述二款之巡演計畫。 四、補助原則: (一)每一申請者每年以補助一個計畫為原則。 (二)展演活動以非市區或原鄉地點、台語發音為優先補助內容。 (三)必要時須配合本部政策推動相關方案之期程與地點。 五、補助金額: 補助執行計畫所需經費包含創作及製作等相關費用,如排練及演出、行銷文宣、場地及設備租借、攝錄影、旅運、保險等,及其他經本部認定之費用。補助項目不包括購置資本門設備等。 六、申請方式: (一)採線上方式申請,申請系統將於112年5月25日上午11時30分起開放,截止時間為(線上申請系統關閉)112年6月15日17時,申請程序未完成,恕不受理。 線上申請系統:https://grants.moc.gov.tw/Web/。 (二)請於申請系統開放時間內完成線上申請單填寫,並於線上繳交申請表暨計畫書(格式詳附件2,申請表須加蓋單位章戳)、立案登記及身分證明資料等相關文件,免寄送紙本,請務必於截止時間前完成報名。如有問題請洽文化部藝術發展司沈小姐(02-8512-6217)。 七、注意事項: 申請單位需遵守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第十四條相關廉政規範,如有需迴避之情形應填寫公職人員及關係人身分關係揭露表。受理申請日期振興振心-文化部表演藝術偏鄉巡演計畫 112/05/25 11:30~112/06/15 17:00 詳細內容 詳細內容 ...

徵案目的:為提供在學學生短片的創作資源與發表平台,「公視學生劇展」每年徵求可執行、具創意之企劃案及劇本。徵案主題:不拘。徵求件數:共10部。節目長度:實長26至27分鐘(不破口)。每部預算:固定金額,新臺幣80萬元整(含稅)。【預算上限新臺幣80萬元整(含稅);若所提預算低於80萬元整者(含稅),依所提預算給付。】拍攝及交檔規格:HD檔案(XDCAM HD 4:2:2 MPEG-2 Long GOP 50Mbit/s,MXF,drop frame time code)。徵案對象:■凡就讀國內依大學法設立之大學 (院) 或研究所影視、戲劇、傳播、視覺、數位媒體、藝術等相關科系在學或休學學生(不限國籍),均可參與本次徵案。■申請者需以學校系所為送件單位,並需由系所主任或指導老師擔任製作人,不限件數。■具公廣集團員工、定期人員身分者不得參加。報名方式:本次徵案一律採線上報名,不接受紙本。線上報名時間:自 112年 6月 19 日 09:00 起至 112 年 6 月 27 日 17:00 止。※特別提醒: 因報名期間適逢期末考、暑假及端午連假假期,請有意報名者務必提前準備相關資格證明文件。※ 112年5月12日修改徵案需求之徵案對象、報名須知之報名條件及下載檔案之表A-學校系所證明書。※ 通過複審之獲選者,應於議約時繳交最新一期在學或休學證明書,若未檢附,本會得取消入選資格,並得依評選序位,依序遞補。備註:公職人員及關係人補助交易身分關係公開及查詢平臺https://cfcmweb.cy.gov.tw/cfcm_w/Application/CFCM/CFCM1000.aspx 詳細內容 詳細內容 ...

收件日期即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五)止,不限徵文主題,歡迎各位文學愛好者踴躍投稿參加!一、徵文對象:不限國籍,不限主題,惟小說、散文、新詩組需以繁體中文書寫,臺語新詩組以全漢字、全羅馬字、漢羅合用書寫均可。二、徵選類別及獎項1、小說組 6000至20000字獎項:高雄獎1名獎金20萬元及獎座,優選獎1名獎金12萬元及獎座,佳作2名各獲獎金8萬元及獎座。2、散文組 4000字以下獎項:高雄獎1名獎金12萬元及獎座,優選獎1名獎金8萬元及獎座,佳作2名各獲獎金6萬元及獎座。3、新詩組 行數40行以內獎項:高雄獎1名獎金8萬元及獎座,優選獎1名獎金6萬元及獎座,佳作2名各獲獎金4萬元及獎座。4、臺語新詩組 行數40行以內 (臺語,同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獎之臺語、臺南文學獎之福系臺語、臺灣閩客語文學獎之臺灣閩南語用語)獎項:高雄獎1名獎金8萬元及獎座,優選獎1名獎金6萬元及獎座,佳作2名各獲獎金4萬元及獎座。三、收件方式1、收件日期:即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五)止。2.紙本報名:一律採掛號郵寄報名,以郵戳為憑。高雄市802苓雅區五福一路67號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文化發展中心信封上請註明投稿「2023打狗鳳邑文學獎」及參賽文類。3.線上報名:https://forms.gle/eUto3s3cC5kRUkt364.紙本和線上報名擇一方式投稿即可。四、參賽應繳資料:1、報名表1份。2、投稿作品1式6份。請以電腦繕打於直式A4紙張,作品題目列於第1頁最前端,不需另印封面。標題採新細明體16號字,內文採新細明體14號字,文字橫排方式,可雙面列印,1頁以上請編列頁碼,左上角以釘書針裝訂。各項徵文細節請參閱「2023打狗鳳邑文學獎徵文簡章」。 詳細內容 詳細內容 ...

緣由:2022年隨著第二期修復工程範圍內「三棟婦聯會捐建眷舍」修復完竣,為北投中心新村新增3處展示空間,訂於11月26日起試營運,並搭配與延續2021年主題展區,以呈現中心新村豐富的歷史與文化內涵。展覽介紹:本展覽嘗試透過四個主題「找尋台灣眷村的時代線索」、「溫泉鄉內的軍醫眷村」、「大遷徙時代的巷弄故事」、「村裡多重文化的宇宙」,傳達眷村文化保存對台灣歷史發展、促進族群理解及多元文化社會之重要性。展區從台灣眷村保存的歷程揭開序幕,梳理過去的光影,回顧本市眷村的變遷。隨著時間軸來到中心新村,認識北投溫泉、日軍衛戍醫院/國軍北投醫院與眷村之間的連結,聆聽著大遷徙時代下,那些說不盡的巷弄故事,隨身攜帶的家當與轉寄而來的家書,成為撫平思鄉情緒的少數慰藉。這些來自大江南北的「外省人」與台灣本地人齊聚心村,展現語言、飲食、信仰等文化的多樣性,如同台灣多元社會的一道縮影。展覽地點:北投中心新村(臺北市北投區新民路22巷9號)展覽期間:2022.11.26 至 2023.9.3(每週二至週日10:00-18:00)開幕茶會:2022.12.3(六)上午10:30活動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BeitouHeartVillage指導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北投中心新村協辦單位:新北投火車站、北投梅庭、社團法人台北市眷村心文化協會合作單位: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詳細內容 詳細內容 ...

課程資訊:一、場次:(一場五堂,課程資訊請點擊詳細內容)第一場【海外參展研習工作坊】第二場【國際行銷研習工作坊】第三場【電商經營研習工作坊】二、課程對象:有參展經驗或對推展貿易有興趣之廠商。三、課程時間:09:30~17:00(休息時間:12:00~13:30),每堂6小時四、報名期間:即日起至112年6月14日 23:59。(名額有限,報名從速)五、課程地點:使用 Google Meet 線上視訊軟體。六、課程費用:全額免費(為維護課程品質,確認報名後將酌收每人每班次新臺幣2,000元保證金,完整參與課程後將全額退還)七、活動聯絡人: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 許先生電話: (02)2366-0812分機187信箱:jimmy_hsu@nasme.org.tw🔗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wCzgHhSKVaCy3nEX7 詳細內容 詳細內容 ...

(112年)獎勵實體書店串聯辦理創新書市活動要點 宗旨為擴大國人閱讀及藝文消費習慣,發揮實體書店知識交流及藝文體驗平臺功能,獎勵實體書店串聯辦理多元創新之實體書展、藝文市集及延伸之閱讀及藝文體驗活動。獎補助對象說明依我國法令設立登記或立案且已實際營運之實體書店,或與實體書店相關之國內立案獨資、合夥事業、法人或團體。受理單位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承辦人文化部人文司許小姐 電話:02-8512-6470 mail:wish11@moc.gov.tw 備註★徵件說明及相關影片請至實體書店整合協助資源網觀看https://www.indiebookshop.org/,或參考說明簡報 https://reurl.cc/gZVxAz ★另於北中南東辦理4場書市活動規劃執行經驗分享說明會,歡迎報名參與 https://reurl.cc/9VN5oj 一、收件期間及收件方式:自112年4月17日起開始收件,至112年6月16日截止,採線上申請,申請者應於申請期間內進行線上申請,逾期申請者不予受理。 二、參賽計畫應以圖書展售及閱讀推廣為核心辦理實體書展及藝文市集,鼓勵納入音樂、電影、文創、工藝、表演藝術等多元藝文元素,並延伸辦理相關閱讀或藝文體驗活動。並串聯申請者所在縣市一定數量以上之實體書店,以及出版社、在地藝文團體或外縣市實體書店等單位合作。 三、獎勵額度: (一)每案最高獎勵額度為新臺幣300萬元為原則(含稅)。 (二)基於政府資源公平分配原則,參賽者如以同一或類似計畫書申請並獲本部及所屬機關(構)、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文化內容策進院、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獎勵(助)或補助者,本部不再重複核予獎勵金。請獲獎單位自行確認是否重複獲獎、補助,若於獲獎後擬放棄獎勵金,請以書面提出申請。 四、參賽應備文件及應載內容 (一)應備文件:申請單、計畫書、符合參賽資格之證明文件(公司登記立案證明文件或法人團體登記證書)及切結書(文件格式詳計畫書)。 (二)參賽計畫書應依本部公告格式填寫。 五、線上申請流程: (一)申請「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會員,申請成功後點選首頁右上角「會員登入」。 (二)線上填表與上傳申請資料: 1.「第一步驟:填寫申請資料」,完成後儲存。 2.「第二步驟:列印申請單」,列印申請單檔案後用印後掃描上傳。 3.「第三步驟:附檔上傳」,上傳「申請單」、「計畫書」、「資格證明文件」、及其他相關附件資料,上傳完畢請點選「案件儲存」。 4.確認無缺件或錯誤後,請點選「確認送出」,即完成申請資料上傳。 六、若無法開啟odt檔案,請下載計畫書格式word檔 https://reurl.cc/eX7rnm受理申請日期文化部獎勵實體書店串連辦理創新書市活動 112/04/17~112/06/16 詳細內容 詳細內容 ...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主辦的「2023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自5月1日(一)起至6月15日(四)下午5時止採網路報名,延續以往不限年齡、不限國籍、不分舞蹈類別的開放性,廣邀各界編創好手以3至20人編制、10分鐘以內長度、舞台演出形式的原創作品,角逐15個獎項及總計112萬元獎金,一起在疫後時代大口呼吸、用力跳舞。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表示,文化部持續挹注資源委由美學館辦理「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即將於今年邁向第24屆。「舞躍大地」不僅凸顯文化部支持新銳人才培育、扶植青年藝術發展的施政目標,也鼓勵藝文團隊及藝文工作者,在疫後時代積極發表創作,藉由參與賽事共同打造溫柔堅韌、交流共好、專業串聯的友善環境,讓根植臺灣的文化內容持續壯大,進入生活大眾、走出國際視野。今年舞躍大地賽程包括:徵件、初選、決選暨頒獎典禮及得獎作品演出。線上收件到6月15日(四)下午5時止,各參賽影片經初選評審後,預計7月31日以前公告入圍名單、8月25日以前公佈決賽賽程;決選作品將於9月9日(六)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現場演出,並於決選當日晚間舉辦頒獎典禮,揭曉金牌獎1名、銀牌獎1名、銅牌獎1 名、優選5名、佳作7名等15個獎項;其中金牌獎、銀牌獎、銅牌獎及優選作品,更將於10月21日(六) 獲邀在高雄市立社會教育館演藝廳精彩重現。為擴大藝術欣賞機會、鼓勵大眾重新走入文化生活,「決選暨頒獎典禮」及「得獎作品演出」屆時將開放索票入場。相關訊息歡迎關注「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主題網站http://creativedance.culture.tw或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atedccroc,亦可致電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03-5263176分機204吳先生、慧鈤文化有限公司02-2308-3398葉小姐洽詢。 詳細內容 詳細內容 ...

文化部自1998年起舉辦「文馨獎」,今年已邁入第16屆,藉由舉辦頒獎典禮、頒發獎項,鼓勵並感謝出資獎助文化藝術工作者及事業的民間公司企業、團體及個人。本屆文馨獎自即日起至6月9日止,受理推薦及自薦報名,鼓勵各界持續發揮創意,將藝術價值與自身專業及資源結合,發展更多藝文合作的可能。 本屆文馨獎維持「常設獎」及「特別獎」並行之雙獎制,「常設獎」以出資金額為評獎標準,依金額級距共設立4個獎項,「金獎」為出資達新臺幣1,000萬元以上者、「銀獎」為出資達500萬元以上未滿1,000萬元者、「銅獎」為出資達100萬元以上未滿500萬元者,三獎項由文化部頒發「獎座」予以表揚;而出資達50萬元以上未滿100萬元者,由文化部頒發「獎狀或獎牌」以示感謝。「特別獎」以表揚贊助具特殊意義或卓越貢獻者主,以「贊助計畫內容」為評獎標準,共設立「年度創意獎」、「長期贊助獎」、「人才培育獎」、「企業文化獎」、「年度贊助獎」、「文化永續發展獎」及「評審團獎」等7個獎項。 文化部表示,為呼應臺灣證券交易所去年底修正發布「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將「企業促進文化發展」明確納入永續發展實踐範疇,因此新增「文化永續發展獎」,鼓勵並表揚上市上櫃公司經由捐贈、贊助、投資、採購、策略合作、企業志願技術服務或其他支持模式,將資源挹注文化藝術活動或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文化發展。 文化部指出,近幾屆文馨獎獲獎者支持藝文發展方式日趨豐富多元,例如第15屆獲「年度創意獎」的「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瑞儀教育基金會」,除贊助傳統皮影結合真人演出的創新跨界表演形式外,更提供企業專業協助,改良皮影戲燈具,讓在地劇種重新發光;「財團法人臺北市林芳瑾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贊助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團,召募各行各業具亞斯伯格成人特質者共同創作及展演,展現劇場創作新形式;獲「藝文人才培育獎」的「親愛愛樂」,長期支持原住民孩童及青少年由小學至大學接受音樂培訓,為偏鄉部落孩童打造另一扇窗。各界支持藝文的面向及方式多元,展現出臺灣企業、社會與藝文活動結合的各種可能性與活力。 本屆文馨獎相關報名須知及報名表,可於文化部(www.moc.gov.tw)、文馨獎官網(https://aaba.moc.gov.tw/home/zh-tw)或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https://www.ncafroc.org.tw/)網站查詢。報名請洽第16屆文馨獎評選作業執行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聯絡電話:02-2754-1122分機304林小姐)。 國藝會將辦理2場徵件說明會,分別採實體及線上方式進行,實體說明會訂於5月11日(四)下午2時30分假國藝會第一會議室(臺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136號2樓202室)舉行;線上說明會訂於5月18日(四)下午2時30分舉行(線上說明會網址:https://forms.gle/jWyvQ2kqQVYhvQvA9),歡迎各界踴躍參加。  詳細內容 詳細內容 ...

(112年)文化部補助視覺藝術產業辦理或參加國際藝術展會作業要點 宗旨文化部為提高我國視覺藝術之國際能見度,鼓勵視覺藝術產業辦理或參加國際藝術展會,以促進視覺藝術產業拓展市場與國際合作交流,特訂定本要點。獎補助對象說明申請資格:從事視覺藝術產業之國內依法立案文化創意事業,含法人、合夥、獨資或個人。受理單位文化部-藝術發展司承辦人文化部藝術發展司 何小姐 02-8512-6548 ,schieh@moc.gov.tw備註一、112年度第二期預計受理申請期間:112年4月27日起至5月26日23時59分截止。(避免系統壅塞,請儘早完成線上申請) 二、申請流程 (一)連結至「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https://grants.moc.gov.tw/Web/ (二)申請「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會員,申請成功後點選首頁右上角-會員登入。 (三)線上填表與上傳申請資料: 1.【第一步驟:填寫申請資料】,完成後儲存。 2.【第二步驟:列印申請單】,列印紙本完成蓋章後掃描成pdf檔。 3.【第三步驟:附檔上傳】,上傳「已蓋章之申請單pdf檔」、「計畫書pdf檔」(含參展作品列表及照片、立案證明影本、參展相關文件等),上傳完畢請點選「案件儲存」。 4. 確認無缺件或錯誤後,請點選「確認送出」,即完成線上申請作業,無需寄送實體資料。 三、如需計畫書與成果報告書格式word檔,可至以下網址下載: https://space.moc.gov.tw/Jk9B6B受理申請日期1.文化部補助視覺藝術產業辦理或參加國際藝術展會作業要點(團體) 112/04/27~112/05/26 23:59 2.文化部補助視覺藝術產業辦理或參加國際藝術展會作業要點(個人) 112/04/27~112/05/26 23:59 詳細內容 詳細內容 ...

(112年)走讀臺灣主題路徑建置計畫 宗旨為提升國人閱讀風氣,獎勵民間團體建置結合臺灣原創出版品、在地知識及社群網絡之主題走讀路徑及策辦多元深度閱讀體驗活動。獎補助對象說明依我國法令設立登記或立案之書店、出版社、法人或團體,不包含公私立學校、中央及地方各級機關(構)與政黨及其出資或捐助之法人機構。受理單位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承辦人02-2775-8888轉 711 曾小姐(輔導團隊) 02-8512-6462 江小姐備註一、收件期間及收件方式:自112年4月21日起開始收件,至112年5月23日截止,採線上申請,申請者應於申請期間內進行線上申請,並上傳本簡章及計畫規定之文件,逾期申請者不予受理。 二、參賽計畫應結合「出版品」(以近10年臺灣原創出版品為優先)及「走訪自然地景/景點/節慶活動」,並需至少符合其中一項年度主題,年度主題:文史、藝術設計、產業文化(如茶、鐵道、林業、農業、飲食等)、生態科學、社會關懷或文化平權、臺灣文化協會啟蒙(如參考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之《文協一百點:臺灣真有力地景指南》等出版品規劃相關路線)。 三、獎勵額度: (一)每案最高獎勵額度為新臺幣80萬元為原則(含稅)。 (二)基於避免重複獎/補助原則,參賽者如以同一或類似計畫書申請並獲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文化內容策進院、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本部及所屬機關(構)獎/補助者,本部不再重複獎勵,如經發現且查證屬實者,本部將追回獎勵之款項。請獲獎者自行確認是否重複獲獎、補助,獲獎者若放棄獎勵金,請以書面完整說明。 四、參賽應備文件及應載內容 (一)應備文件:申請單、計畫書、符合參賽資格之證明文件(公司登記立案證明文件或法人團體登記證書)及切結書(文件格式詳計畫書)。 (二)參賽計畫書應依本部公告格式填寫。 五、線上申請流程: (一)申請「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會員,申請成功後點選首頁右上角「會員登入」。 (二)線上填表與上傳申請資料: 1.「第一步驟:填寫申請資料」,完成後儲存。 2.「第二步驟:列印申請單」,列印申請單檔案後簽名,並製作成電子檔。 3.「第三步驟: 附檔上傳」,上傳「申請單」、「計畫書」、「資格證明文件」、及其他相關附件資料,上傳完畢請點選「案件儲存」,完成申請資料上傳。 4.「第四步驟: 確認送出」,確認無缺件或錯誤後,請點選「確認送出」; 請確認案件狀態為「申請中」,表示完成線上申請。如果案件狀態為「未上傳」,表示案件還未送出。 待收到系統電子郵件通知「承辦人『已收件』」,即完成線上申請作業,無需寄送實體資料。 六、若無法開啟odt檔案,請下載計畫書格式word檔https://space.moc.gov.tw/eZIsAo。受理申請日期112年度「走讀臺灣主題路徑建置計畫」 112/04/21 12:00~112/05/23 23:59 詳細內容 詳細內容 ...

● 不自由的自由人人在當代資本主義下的存在意義已非生產者與消費者,而是一種生產原料。監控資本主義透過今天我們所熟悉的各類資訊科技,監視器、生物感測、社群媒體、物聯網、穿戴裝置、虛擬實境等等,監控與收集使用者的行為與經驗數據,進行了行為剩餘的榨取,進而從中獲利,發展全新經濟模式。因為在榨取行為剩餘的過程中,政府、資本家企圖說服民眾,提供精確、效率、舒適的服務,民眾已習慣於滿足個人化需求的科技環境中,完全鬆懈了對監控機器的警戒心,讓我們誤以為自己是完全的自由人。心理學家伯爾赫斯·法雷迪·史金納(Burrhus Frederic 提出「基進行為主義」 (radical 論點行為是刺激反應的結果。史金納認為「自由」是無知的幻象。我們感到的自由、自主,其實只是因為尚未認識到行為背後的影響機制,才會誤認為人有本質上的自由狀態。只要我們能全面地認識人的行為機制,那麼「自由」的幻象就不再存在。因此,相對於傳統的極權主義,監控資本主義的超能與危險之處在於它不會直接讓我們感受到被監管,如同傳統極權主義統治那樣的不自由,因為監控資本主義結合了一種新型態的權力機器 「機器控制主義」 ( 靜悄悄地被取消了我們的自由 成了沒有自由的主體。也就是說我們天真的認為可以自由、自主地控制機器不覺得自己不自由,其實是機器控制主義無聲無息且超能運作的展現。極權體制已從實體化為數據變形成無所不在的數位幽靈。今天讓我們選擇依附、順從的,便是機器控制主義的大他者,這個大他者不像傳統的極權主義製造死亡恐怖、對自由的限制並對行為的制約,容易使我們低估其影響。它能夠將自我、主體的內在和外在切割開來將生命經驗轉化成可估算、可觀察的行為。當前的機器控制主義是一場由普羅大眾自願發起的,由下而上的寧靜政變,是我們集體「逃避自由」的行動造就了這部控制機器,但我們卻不能成為這部機器的擁有者這部機器卻反過來監管控制我們。● 嶄新的「逃逸」技術 虛擬分身機器病毒感染的深層恐懼,迫使人們遠離實體的接觸將人類的文化活動加速的推向虛擬化逐步完成了網路空間虛擬現實對日常生活物理現實的統治。我們的意識、身體、感知 化為數據,分散在各種欲望機器之中,如同隱藏的、流動的幽靈。虛擬身體不是以一種顯現的形式在場,也不是一種不在場的虛無狀態, 祂同時具有摧毀與補償的雙重威力,祂以補充的方式,既否定又增補了物理現實的在場,既懸置物理現實空間又補充了物理現實,如同幽靈般,祂既不是外在、也不是內在 既不是虛擬、也不是真實,而是真實與虛擬兩者形影相隨共處於不斷擴延的多重時空之中。虛擬身體是肉體與機器程式共同創造的嶄新知覺系統,是一個高速演算、肆意流竄的電子身體。將以一種隱晦的、無法捉摸幽靈的面貌出現,來預示祂的存在。以一種虛實混合的新形態、一種實體經驗之外,對物理現實的滲透與翻轉。是一種尚未到來,從實體經驗的基礎上,無法定義的真實,只是因為它超越了實體經驗,又尚未顯現於物理空間之中,因此被命定為虛擬。虛擬的自我、虛擬的身體,將以一種超能的、潛在的、透明的面貌出現。這種不在場的存在,懸置了一切在場的、合法的權力結構,懸置了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經驗。使現有一切的在場無法對不在場的幽靈,進行編碼、分類與控制,反倒是不在的幽靈,展開對於在場的一切,進行全面部署與控制。我們的意識、身體、慾望、感知,化為數據,在程式、網路、機器之中轉換與逃逸。【演出內容】分身機器+虛擬藝術+虛擬劇場觀眾於華山 烏梅劇院與波蘭 沃茲瓦夫媒體雙年展兩地進行體驗。「華山1914文創園區」設「分身機器」與「控制系統」,透過移動機器人結合 360 全景 VR 攝影機,讓國外展場的異地觀眾穿戴 VR 頭盔,藉由高速網路,即時觀看來自「華山1914文創園區」的 360 全景影像,兩者遠端即時同步移動異地觀眾穿戴 VR 頭盔,看到即時 360 度全景影像,如同身體即時分身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異地觀眾穿戴著 VR 頭盔,即時遠端操控機械人移動,如同真實的身體能夠在「烏梅劇院」自由走動,遠距親臨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現場。【演出資訊】5/10(三)-5/11(四) 17:00-22:00【演出地點】東3B 烏梅劇院【票價】免費入場【製作團隊】計畫主持人|陶亞倫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兼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主任共同主持人|廖峻鋒 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及數位內容 碩士學位 學程 副教授蔡欣叡 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及數位內容 碩士學位 學程 助理教授施香蘭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經理藝術統籌|陶亞倫展務執行|林品嫺、黃建榮、林祐頡、蔡孟汝、許瑋麟、裘世綱人機互動整合|林泓新媒體程式設計|林泓、吳泓澈機器手臂顧問團隊|達明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移動機器人整合|林泓、王文正機器人系統程式開發|Josu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