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新聞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Future House」青少年藝術培力講座 一起聊藝術

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辦理「青少年藝術育成基地- 未來屋Future House計畫」系列活動,首先開辦「青少年藝術培力講座」針對音樂、藝術與戲劇三大領域,藉由不同領域藝術家經驗分享,與學子們互相交流藝術發展的脈動,協助發掘自我引導探索藝術多元豐富的樣貌。講座自9月25日起至11月12日共四場採現場與線上同步直播,首場9月25日講座廣獲好評,接續三場目前持續開放報名中,歡迎踴躍報名:https://reurl.cc/ER0NOA9月25日的講座由楊絜婷老師以「藝術生活」為題,透過藝術作品的介紹分享藝術如何與生活產生連結又會有什麼不同的影響;藝術可從不同面向介入人生,或透過各種表述方式呈現,鼓勵學生善用生活中熟悉的媒材技法進行創作,學習探索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與角色定位。現場參與講座的同學們開心踴躍分享在IG、FB個人社群發表的影片,有舞蹈、戲劇表演、吉他音樂等不同類型作品展現青春活力,楊絜婷老師分享對作品的認同與建議,與同學互動討論並鼓勵持續擴展更多元藝術創意。未來三場講座分別是10月15日由國寶級打擊樂大師鄭振炫老師以「鼓裡鼓怪」為題,推廣非洲鼓的學習樂趣,10月30日由青藝盟創辦人余浩瑋老師戲劇類「青春劇場夢,戲劇人生豈是路」講座,11月12日由財團法人拉縴人文化藝術基金會營運長黃世雄老師帶來講題「表演藝術面面觀」,分享合唱的藝術。鄭振炫老師認為音樂無所不在,不限制特性、媒材,隨手可得物品皆可運用創作出音樂,希望與青少年分享在趣味與媒材結合,利用多變的聲音代表不同的才藝傳承與聚集。余浩瑋老師推廣青少年戲劇,所耕耘 22 年的「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已成台灣最大青少年戲劇交流平台。黃世雄老師致力推廣合唱藝術文化,拓展國際網絡及深耕基層教育,實踐「唱歌好好.好好歌唱」「人皆有夢,築夢踏實」。三位講師皆為表演藝術領域具豐富經驗且熱心鼓勵青少年的推手級人物,將帶來不同面向的分享內容。「青少年藝術育成基地- 未來屋Future House計畫」除「青少年藝術培力講座」之外,10-12月「青少年藝術總動員」活動,在美學館廣場進行14場次的公開表演,廣邀北臺灣九縣市熱愛表演藝術的12-18歲的青少年朋友來報名演出,就有機會上臺展現個人表演天分!歡迎對表演有興趣的青少年朋友透過「青少年藝術基地育成計畫 - 未來屋Future House計畫」活動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uture.House.TW 進行報名。

「111年度金視獎頒獎典禮」完美落幕 慶聯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獲頒「年度系統躍進獎」

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111年度金視獎頒獎典禮」,今(15)日於臺北市內湖自由廣場會議中心舉辦,典禮由吳奕蓉、劉傑中主持,今年共計有52家業者、229件作品報名參賽。評審團歷經近2個月評審及審慎討論,總計評選出68件入圍作品,於今日揭曉15個獎項得主。文化部長李永得特別出席感謝評審及所有有線電視從業人員的辛苦付出,並親自頒發「年度系統躍進獎」。 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過去兩年多疫情,讓有線電視的節目製作及產業發展都面臨嚴峻的考驗,感謝所有從業人員持續發揮創意,在疫後的此刻,交出亮麗的成績單。李永得指出,有線電視作為民眾日常最直接接觸且不可或缺的平台,除了深入家庭,提供最在地、親民的節目,更扮演公共服務的角色,同時與時俱進的提供現代化科技服務。文化部將持續透過金視獎鼓勵、並讓大眾看見有線電視產業的辛苦付出及資源投入。 「金視獎」為有線電視系統業界最高桂冠,去(110)年頒獎典禮因應疫情改為線上直播揭獎,今年重回實體典禮,特別以「金視22・攜手向前」為典禮主軸,全臺北中南東各地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紛紛熱情出席,再度齊聚一堂。 今年頒獎嘉賓包括以《聚焦全世界》獲得金鐘獎肯定的主持人舒夢蘭、以《做工的人》獲得金鐘迷你劇集導演獎的鄭芬芬、以《台北歌手》入圍金鐘獎最佳男配角的陳家逵,以及臺劇《茶金》製作人徐青雲、主播張齡予等,一起頒發15項獎項。 文化部表示,本屆「金視獎」報名參賽家數是自105年度以來最多,特別感謝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在疫情期間,仍堅守崗位,持續透過鏡頭產製最具在地特色的多元關懷節目、生活風格節目及地方文史節目;並透過地方新聞、專題報導及公共論壇為地方發聲,呈現在地議題、思維與觀察;同時藉由提供貼近訂戶需求之多元服務,造福社區;並以公用頻道推廣媒體近用,提升民眾近用媒體之機會,善盡地方媒體對於人文、生態環境、族群關懷之社會責任。

拓開國際文化外交先鋒 史博館修護巴西聖保羅雙年展作品

國立歷史博物館積極執行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以搶救臺灣藝術史相關珍貴文化資產。本館陸續啟動「巴西聖保羅雙年展」藝術家與相關作品的檔案彙編、研究出版、典藏補遺、文物修護、影像紀錄攝製等計畫,其中一項修護案是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進行合作,史博館梁永斐館長特地於8/10南下,親自確認修護進度,展現對本案的高度重視。「巴西聖保羅雙年展」創始於1951年,臺灣官方於1957至1973年由史博館代表選送優秀作品,以國家名義參加聖保羅雙年展,也是臺灣藝術界首次接軌國際雙年展的經驗。此次精選史博館與巴西聖保羅雙年展相關之重要典藏品與參展藝術家作品,包含:郭柏川《裸女》1953、席德進《賣鵝者》1956、蕭明賢《構成》1956、趙春翔《晨》1956、林聖揚《空城計》1958、韓湘寧《懷古》1960、歐陽文苑《抽象-13》1961、吳隆榮《少女與貓》1963、《火雞》1969、秦松《骨肉事件》1968、林克恭《無題》1971、吳炫三《夢尋》1972、莊喆《風景第五號》1973等,共計修護18件畫作,其中幾件作品背面仍完整保留當年的參展標籤等歷史資訊,彌足珍貴,但因年代較久,畫面已有汙塵漬痕、顏料剝落、畫布變形、破損老化等劣化狀況。本次修護案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吳盈君老師與蔡斐文老師組成專業修護團隊,從111年度5月啟動修護計畫,預計於明年6月完成。目前完成修護前的全面狀況記錄與科學檢視分析,其中席德進《賣鵝者》透過全幅X射線螢光光譜儀掃描畫作,分析出可能使用的顏料元素。而林聖揚《空城計》透過X光穿透攝影,可見畫面下原繪有另一端坐的女性形象顯露。史博館館長梁永斐表示,史博館希望藉由這次的文物修復計畫,喚起國人對文物保存維護的重視,並持續發動「巴西聖保羅雙年展」的作品補遺典藏計畫,未來這批畫作修復完成後並規劃「巴西聖保羅雙年展」的大型回顧展覽,重建50至70年代臺灣美術史重要的時代記憶。文物的典藏與保存修護是博物館永續發展的重要工程,希望藉由現代的修護技術,提供文物良好的保存條件,為重建臺灣藝術史盡一份心力,在未來能有更多研究、展覽與推廣計畫,達成多方連結,讓國家文化資產為全民共享,延續藝術、歷史及文化傳承永續的願景。

2022第2屆「文化科技黑客松」徵件開跑!

為加速文化與新科技的跨域合作,培養跨域人才發展更前瞻、更創新的應用,文化部委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舉辦2022第2屆「文化科技黑客松」,即日起開始徵件,至10月13日截止。 文化部表示,數位趨勢強勢捲動博物館快速轉型,尤其在5G發展時代下,多元沉浸體驗、虛實整合、多感互動等逐漸發展,成為文化與科技應用的熱門領域。文化部透過競賽方式挖掘博物館文化科技應用的創新提案,運用創新科技工具協助解決博物館之需求,激發博物館科技應用新模式。 文化部說明,本屆徵選以博物館「展示體驗及教育推廣」為主題,提供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文學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共5家博物館之開放內容與資源,鼓勵參賽團隊以沉浸式體驗(Immersive)、互動式(Interactive)、想像性(Imaginative)三大構面發想,提出具備5G特性與科技應用的創意提案。 活動同時串連我國科技產業界,提供AR智能眼鏡與擴增實境、投影設備、3D高速環景掃描與環景攝景、智慧顯示器、元宇宙展間、LED攝影棚與高解析容積捕捉系統體感影像技術(Volumetric Capture)等科技產品與服務予參賽者提案使用,期待參賽者能靈活結合新興科技與博物館展示體驗及教育推廣,激發出多樣的可能性,提供觀眾更多元的感官經驗。 文化部表示,「2022第2屆文化科技黑客松」總獎金共新臺幣20萬元,參賽團隊以2至5人組隊報名參加,優秀案例未來有機會進入文化部人才培育計畫,透過輔導及協助,增加落地實踐的可能。活動將於10月21日前公告決賽入選名單, 10月29日舉辦最終決賽,歡迎各方好手踴躍組隊報名參賽。活動內容請上2022第2屆「文化科技黑客松」官網。   2022第2屆「文化科技黑客松」官網:www.cultech.com.tw

2022臺灣文博會品牌商展區開幕 「CET BEST AWARD」得獎名單揭曉 將島嶼創意力推向國際

亞洲最大文創盛事「臺灣文博會」文化策展區5日於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揭開序幕,今(10)日品牌商展區在高雄展覽館盛大登場,500家國內外文創品牌、IP授權業者共襄盛舉。同時,全新線上洽商媒合展示平台「CET+」,以線上同步展示文博參展商品,帶來切合時代脈動的主題企畫。此外,從468件參展品牌精選出30件優秀年度作品的「CET BEST AWARD」,也於今日公布獲獎名單及頒獎,除了鼓勵創意人才,也展現臺灣文創產業的亮眼成績。 文化部長李永得、高雄市長陳其邁、盧森堡貿易代表處處長貝檀雅、泰國商務處處長李凱莉、看見台灣基金會執行長陳文堂、台灣設計研究院長張基義、策展人尹立、參展廠商及各界貴賓出席開幕。 文化部長李永得致詞時特別再次感謝高雄市政府的全力配合、策展團隊及所有參展廠商的努力,2022臺灣文博會從8月5日開幕展現文創能量的「文化策展區」,到今日呈現文創業者無限創意的「商展區」,已創下3個重要紀錄,包括500家廠商,其中超越歷屆有高達4成8的中南部廠商參展;文化策展區開幕前三天,參觀人數即突破往年紀錄;除了實體販售、IP授權,更推出線上展售平台等。 李永得強調,「文博會是種下一顆顆的種子,日後一定能持續豐收」,相信今年的銷售成績一定可以突破去年10億大關。文化部也將繼續堅持辦理文博會最重要的任務,支持臺灣所有文創產業永續經營。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今天高雄展覽館商展開幕,對於臺灣原創IP圖像授權、文創品牌來說,相信是場地最好、參展品牌數最多、參與民眾人數最多的一次!1931年高雄為了展現城市從漁村蛻變成現代化港口舉辦「高雄港勢展覽會」,該展會曾宣告「以臺灣的高雄,邁向世界的高雄」,展現高雄擁抱世界的決心,相信在地全球化時代越在地越國際的趨勢下,越有臺灣特色就越能彰顯臺灣文創的力量。我相信來看展,就是對臺灣文化最大鼓勵,我對臺灣這塊土地及我們所擁抱的自由民主有信心,所以部長請放心,產值一定會超過10億,歡迎今夏大家拉一卡皮箱來逛高雄,一定可以滿載而歸,相信也是對於臺灣文創業者最大的鼓勵! 陳其邁也表示,這幾天高雄人山人海,這次臺灣文博會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展區及高雄展覽館展區,透過便捷的高雄輕軌串連,邀請大家今年暑假一定要來高雄。也提到這次文博會離開臺北是一種解放,讓大家看見臺灣多元的文化、族群與創意能量,也證明不只能從臺北看臺灣,因為臺灣各地自由多元奔放的創作,才是臺灣生命力的代表。 線下、線上雙管齊下,將臺灣蓬勃文創能量推向全球 2022臺灣文博會品牌商展區今年首度將文創品牌、IP授權兩大主題「二合一」,以空前規模集結於高雄展覽館,並由樹德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尹立擔任策展人,以「島中選物」為題,邀請大家一起拖著行李箱開啟選物之旅、入境理想未來。 除了品牌商展實體展區澎湃開展,同時推出線上展示平台「CET+」,提供更完善、更便利、更即時的國際洽商媒合服務。在「CET+」上有超過200家參展品牌提供品牌專屬頁面,也推出「CET BEST AWARDS」、「TALENT 100 新銳創作」、「NEXT 永續未來」、「SELECTIONS 職人精選」等8大主題企劃,以及CET全球線上發表會等影音精華,方便全球買主24小時不斷電地與參展品牌即時溝通,將臺灣蓬勃文創能量帶到世界各個角落。 此外,今年文博會也與國內原創設計商品電商平台「Pinkoi」合作推出線上專區,透過線上線下整合平台,吸引高達8,500件之文創商品參展,期盼協助我國文創業者藉由參展進一步開拓國內外市場。 CET BEST AWARD 獲獎名單公開,展現島嶼創作能量 今年文博會也頒發參展商品創意獎項「CET BEST AWARD」,邀請Pinkoi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顏君庭、禮拜文房具創辦人楊凱雯、嘖嘖共同創辦人徐震、dosomething studio主理人王宗欣、艾朵國際營運總監洪昭華、華山1914品牌開發長劉冠吟、自由人藝術公寓總監顏寧志共7位重量級評審,經歷幾番熱烈討論後,最終選出10名代表年度文創趨勢潮流作品獲頒「CET BEST AWARD GOLDEN」,另頒發20名「CET BEST AWARD」,以及今年全新推出的5項特別獎「文創新星獎」、「前進未來獎」、「原力覺醒獎」、「話題龍捲風獎」、「創意普拉斯獎」各1名。 今日頒獎典禮現場,主辦單位公布10名榮獲「CET BEST AWARD GOLDEN」的精彩作品,包括由漫畫家張季雅繪製,以1872年福爾摩沙烏龍茶的製茶過程為靈感、融合經典臺灣漫畫《異人茶跡》角色製作而成的「職人茶箱圖紙明信片組」;由竣赫有限公司推出,有著萌感兔子頭套造型的「可愛大王系列產品」;凱西企業社的海豹造型IP「米粒子」;夥伴玩具有限公司以幾米經典作品為基礎,延伸推出的「月亮忘記了」公仔;右手超人工作室的房屋造型衛生紙套「房子、衛生紙套」;一九八二小時候商行發行、臺灣在地老師父巧手製作而成的「1982kids X Goodzila X eaglemade 陶瓷線香座」;洋承國際有限公司邀集本土設計師操刀、臺灣工廠製造,集結鋁鍋、鐵鍋、不沾鍋優點的「WOKY恰恰鍋26CM(深煎鍋)」;點晴設計有限公司採用天然竹纖維製作,帶有獨特菱格蓋設計,方便便當盒堆疊的「re-ing天然竹纖維便當盒」;凹凸設計有限公司製作的天然礦石造型「顏石蠟筆」;以及山霧設計股份有限公司以阿里山為參考地形,設計出的全球第一臺還原臺灣山脈雲海效果的擴香裝置「山霧陶瓷香氛機」。 想親自見證獲獎作品的魅力,或進一步感受更多元的島嶼創作能量,歡迎在8月10日至8月14日(8月10日及11日僅開放專業人士換證入場)前往高雄展覽館品牌商展區,或是造訪線上展示平臺「CET+」及「Pinkoi臺灣文博會線上專區」,將島嶼旺盛的創作力打包回家,詳細資訊請至官網查詢。 【2022臺灣文博會開放時間】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文化策展區):即日起至8月14日(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高雄展覽館(品牌商展區):8月10日(三)至8月14日(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8月10日及11日僅開放專業人士換證入場;8月14日提前至下午5時結束展覽)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10屆董監事候選人」 文化部即日起受理各界推薦

文化部為辦理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10屆董監事改選事宜,自即日起至9月30日止,接受大專院校以上學校、機關(構)、依法設立或立案之法人或團體推薦董監事候選人,歡迎各界共同參與國藝會之文化藝術推廣工作。  文化部表示,國藝會為我國重要藝文中介組織,主要任務為輔導辦理文化藝術活動、贊助各項文化藝術事業、獎助文化藝術工作者,以及執行「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所定任務。第9屆董監事任期將於111年12月31日屆滿,文化部依「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監事遴聘辦法」成立第10屆董監事遴選小組,共計由15位藝文人士、專家學者及政府官員組成,並由文化部長李永得擔任委員兼召集人。  依「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監事遴聘辦法」規定,董事及監事應具有下列資格之一,包含從事文化藝術工作,成就卓著者;曾任國內外公私立大學或獨立學院教授5年以上者;曾任國內外文化學術研究機構相當於教授職務5年以上者;熱心文化藝術之社會公正人士;執行律師或會計師業務5年以上者。另亦應符合「財團法人法」第51條第2項及「行政院遴聘派政府捐助之財團法人董事監察人作業辦法」第4條規定之消極資格。  文化部指出,國藝會董事的職掌包括:一、工作方針之核定。二、重大計畫及獎助之核定。三、基金之籌集及保管運用。四、預算及決算之審核。五、重要規章之訂定及修正。六、重要人事之任免;監事的職掌包括:一、基金、存款之稽核。二、財務狀況之監督。三、決算表冊之審議。本屆遴選小組為廣納人才,歡迎各界踴躍推薦具文學與出版、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傳統藝術、建築與文化資產、社區營造與博物館、數位科技與新媒體藝術、影視音、文化政策與文化研究、多元族群、財經、法律等專長領域者為董監事候選人。  文化部表示,國藝會秉持專業治理的組織價值,以整合國家文化施政策略與民間藝文發展資源為目標,每年策辦常態補助、專案補助,建置、公開分享藝文獎補助成果檔案,深化、強化國內藝文團體與國際交流的鏈結,自成立以來迄今已逾20年,截至111年8月底,總計挹注臺灣藝文界補助金額約50億6,470萬元,共資助20,397個計畫(含專案計畫),促成3,779件國人藝術創作計畫、7,158檔表演藝術製作及巡演、1,755檔視覺藝術家公開展覽、1,011項調查研究計畫、1,285項出版品及3,123個國際交流計畫,致力建構有利於文化藝術的工作環境,提升國內藝文發展。  本屆董監事候選人公開推薦表可自文化部網頁下載(文化部首頁/政府資訊公開/財團法人專區/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網址:https://www.moc.gov.tw),推薦日期自即日起至111年9月30日止,郵寄以郵戳為憑,逾期恕不受理,郵寄地址:242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7樓;或親送方式(綜合規劃司王小姐,電話:02-8512-6773),皆請於信封上註明「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10屆董監事推薦資料」。 第10屆董監事候選人公開推薦表【第10屆董監事候選人公開推薦表】 111D018871【奉核發文】  111D018896【奉核發文】

國美館2022國際攝影交流主題展「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 漫遊荷蘭當代攝影編導美學

國美館2022國際攝影交流主題展「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 漫遊荷蘭當代攝影編導美學  繼去(2021)年推出國際攝影大師湯瑪斯.魯夫(Thomas Ruff)攝影個展,獲得許多攝影愛好者之矚目與好評後,國立臺灣美術館特於今(2022)年與韓國水原市立美術館合作,邀請荷蘭當代攝影藝術家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大型個展來臺,並獲得荷蘭在臺辦事處的重點支持。「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於今(13)日精彩開展,並辦理開幕式,由國美館館長廖仁義主持,荷蘭在臺辦事處代表譚敬南、韓國水原市立美術館組長李素熙,韓國策展人朴賢珍、臺灣攝影文化資產協會理事長張美陵、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所長邱誌勇、藝術家周慶輝、何孟娟、李旭彬等人皆蒞臨現場,荷蘭藝術家奧拉夫因故無法參加開幕式,但以預錄影片向觀眾致意,現場溫馨熱鬧。 國美館館長廖仁義表示,本展感謝荷蘭在臺辦事處引薦,國美館與韓國水原市立美術館兩館的相互合作,尤其感謝藝術家奧拉夫願意來臺展出。本展可以說是由荷蘭、韓國與中華民國三國之間的合作,他說,「荷蘭與臺灣的歷史與情誼已經400年了,希望藉由這個展覽,讓二國的友誼能更長遠持續。而與韓國,則希望除了韓流的流行文化外,能深化臺韓之間更多的文化藝術交流。」廖館長表示,這次奧拉夫能到國美館展覽,身為館長感到光榮與責任。他說,「如果說荷蘭藝術史,古典時期有林布蘭;現代有梵谷與蒙德里安;當代則有奧拉夫這位大師,他不但是當代具有國際地位的大師,在荷蘭也是受到荷蘭人尊敬的藝術家。本次展覽是國美館與國際接軌的光榮與責任,希望未來還有機會看到更多荷蘭藝術家的展覽。」荷蘭在臺辦事處代表譚敬南致詞時對於本次合作表達感謝與祝福,奧拉夫是荷蘭重要的當代藝術家,在商業與藝術領域都很傑出。奧拉夫的作品鮮明,有強烈個人特色,一眼即能辨識出他的作品。譚敬南說,他最喜歡奧拉夫作品的其中一點是他的作品有種神秘感,不像和我們同處於一個世界。譚敬南期盼,本展是荷蘭代表處首次與國美館合作的展覽,未來希望能開啟更多的藝文交流,他引用電影《北非諜影》中的臺詞表達兩國友誼:「我想這是一段美好友誼的開始(I think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beautiful friendship)」。韓國水原市立美術館策展人朴賢珍表示,本展橫跨藝術家創作40年的關鍵作品,展區共分為四大子題,分別為《引經據典:12位大師與埃爾溫‧奧拉夫》、《情境時刻:敘事性演出》、《城市空間:奇幻意境」與《經典圖像:超越當代》。當中囊括攝影、錄像與空間裝置等多樣作品媒材,並分享奧拉夫創作幕後紀錄,讓觀眾多面向地欣賞攝影美學,以及深入了解藝術家的創作方式。《引經據典:12位大師與埃爾溫‧奧拉夫》為藝術家與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典藏品合作計畫,由藝術家選擇12幅國家典藏的古典繪畫,與自身作品相對應,破題點出奧拉夫善於創造場景,編導攝影的技法,與其受到荷蘭古典繪畫影響的關係。 由於肺部健康因素無法來臺參與開幕的藝術家埃爾溫‧奧拉夫以預錄影片表達對國美館館長廖仁義及展覽團隊的謝意,奧拉夫表示,對於本展在臺灣展出,感到非常榮幸且興奮。他說,「本展能夠成功展出,水原市立美術館與國美館絕對功不可沒。」奧拉夫同時也透露創作作品的想法,「我所有的作品或少都呈現出一個帶有一點瑕疵的完美世界」。他也希望藉由作品與觀眾對話,奧拉夫說,「最重要的是與觀眾對話,不是我單方面陳述我的意見。也並不是為了說教或表達我的想法,而是您開始和我對話,開始交談或創造出您自己的故事,希望我的攝影作品能豐富您的心靈,啟發您開始思考自己的處境與夢想,自己的心情等。」奧拉夫表示,希望觀眾可以盡量批判,不需要認為每件作品都很美或者都很棒,甚至可以不喜歡他的作品。最後他表示,能在臺灣展出感到非常榮幸,因為臺灣除了是亞洲一個強大的民主力量,更是亞洲第一個承認同性婚的國家,身為一位同性戀者,他感到非常高興,欣見全世界愈來愈多人能與他們所愛的同性戀人結婚。藝術家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同時跨足時尚與藝術之間,以充滿電影感的場景,表達富於戲劇化的人物情感,2019年,奥拉夫的500件作品獲荷蘭國家博物館典藏,他也因此獲頒荷蘭獅子騎士團徽章。荷蘭國家博物館館長迪比茨(Taco Dibbits)形容奥拉夫為「20世紀最後25年最重要的攝影師之一」。藝術家致力於在如此美麗的視覺場景中,以自身的創作語言表達人類處境的關懷。他致力創造出來的「完美時刻」,實為反映自身對「未竟世界」尚未完整的理想世界的種種沉思與關心。展覽即日起至11月27日止,喜愛攝影的觀眾不容錯

南義第10屆瓜林巴國際電影節閉幕夜 臺灣4部短片精采獻映

南義第10屆瓜林巴國際電影節閉幕夜 臺灣4部短片精采獻映 今(2022)年邁入第10屆的「瓜林巴國際電影節」(La Guarimba Film Festival)於8月7日至12日在南義卡拉布里亞(Calabria)省阿曼泰雅(Amantea)市洞穴自然公園露天電影院舉辦。文化部駐義大利代表處文化組首度與主辦單位合作,推出「透視臺灣專題(Taiwan Focus)」系列活動,選映臺灣新銳導演陳潔瑤、謝雅茹、張吾青及曾文奕執導的4部臺灣特色短片,並邀請2位原住民導演謝雅茹、陳潔瑤親赴義大利主講臺灣原住民電影主題座談會,同時亦辦理插畫家廖苡甯參與的插畫作品聯展。本屆選映的4部臺灣短片,包括導演陳潔瑤《泰雅巴萊》、謝雅茹《Q&A》、張吾青《我的阿婆是一顆蛋》及曾文奕《一塊蛋糕》,在電影節「原住民焦點」與「臺灣電影專題」單元獻映,為12日閉幕夜劃下完美句點,並深獲義大利影迷熱烈好評。此外,本屆電影節10週年插畫家聯展(Artists for La Guarimba)邀集15位來自歐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中東及東亞、南亞等國的藝術家,展出他們為電影節精心設計的15幅宣傳海報插畫作品,而臺灣插畫家廖苡甯以臺灣獨有的注音標語作為創作發想,於海報聯展中獲高度注目。獲主辦單位邀請的導演陳潔瑤、謝雅茹對本次赴義出席電影節,均表示深深感受到瓜林巴國際電影節扎根地方又接軌國際的本土活力,期盼透過原住民主題的紀錄片放映與焦點座談會,加深世界對臺灣原住民族群文化的認識。陳潔瑤也特別指出,盼能借鏡這種「讓電影回歸觀眾,讓觀眾參與電影」緊密連結在地與社區文化脈動的影展籌辦模式,回到部落後,創辦屬於臺灣原住民本土特色的電影節。插畫家廖苡甯也抒發參展感觸,表示十分幸運有機會親身體驗雖不繁華卻質樸真誠的南義小城風光,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以真情交朋友,以生活靈光滋養藝術創作的養分。駐義大利代表處大使李新穎及文化組長鄧美容亦於12日特別出席電影節臺灣專題系列活動,表達對臺灣電影與視覺藝術的支持。駐義大使李新穎表示,近期臺灣情勢獲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臺灣作為亞洲最自由民主、多元開放的國度,重視與推崇「人權」價值,恰恰與電影節核心目標不謀而合。此次藉「電影」作為義大利民眾認識臺灣文化的路徑,以女性、兒少與少數族群等議題,透過新生代導演的鏡頭語言完整展現出臺灣社會各階層的多元聲音,以及臺灣不同族群孕育的深厚文化面貌。未來駐義大利文化組將持續拓展臺灣優質影視創作者及作品於義大利的能見度,透過影像增進對臺灣文化印象的認識與欣賞。瓜林巴國際電影節為義大利南部頗負盛名,具有國際規模及專業型影展,由義大利裔移民第二代籌辦,以人權平等、環保永續與社會議題為關懷核心,透過電影等各式文化活動,促進民主、團結、人權及無礙的價值觀,並帶動當地的文化產業。電影節亦獲義大利總統代表獎章、義大利眾議院代表獎章、義大利跨部會部長聯合會議、歐洲議會及多國駐義外交機構的支持。2022年第10屆瓜林巴國際電影節自78個國家1,144部申請片單中,精選54國163部短片作為競賽單元入圍影片,於8月7日至12日採實體及線上方式並行放映。另舉辦開幕音樂會、國際插畫家聯展、原住民主題放映單元、烏克蘭主題放映單元、聚焦臺灣放映單元、實驗性主題放映單元及臺灣原住民電影講座、各式工作坊等活動。詳細內容請至官網(https://www.laguarimba.com/schedule/)查詢。

藝術家零距離互動 接力導覽「鏡像・映像」影像藝術創作趨勢

集結了176件當代影像藝術作品,橫跨不同世代23位藝術家的「鏡像・映像: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展覽,為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於開館一周年之際,精心規劃探討1980年代至今,臺灣當代攝影及影像藝術發展風貌的主題特展。本展檔期適逢暑假期間,除了持續推出一系列豐富且精彩的教育推廣活動外,特於7月24日舉辦「凝視與觀照—『鏡像•映像』展覽交流活動」,由策展人邱誌勇教授、參展藝術家們同場接力導覽,與觀眾熱情分享共同度過美好的夏日午後。本次活動由策展人邱誌勇以「鏡像世界」與「映像人間」切入策展主題,帶領參展藝術家及觀眾走入展場空間,由多達10餘位參與藝術家:王有邦、吳政璋、李小鏡、沈昭良、邱國峻、洪譽豪、馬立群、章光和、許震唐、黃文浩、鄧博仁等接力導覽各展間內的精采作品,透過富含歷史記憶的人文圖像、自然風情的生態意象、當代議題的創作概念,以及屬於創作者的生命記憶,細細分享每件作品的創作感想與特色,與參觀民眾進行面對面交流。「鏡像・映像: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展覽,跳脫過往靜態的攝影展覽方式,不僅以具互動性的影像裝置、實景掃描、數位合成等創作形式呈現當代攝影的樣貌,並且以館藏代表攝影作品,相互輝映呈現1980年代以來臺灣攝影及影像藝術的趨勢。參與接力導覽的民眾亦表示,透過本次活動不僅能有機會同時接觸10多位創作者,聆聽藝術家們對於創作的想法,對於「當代影像藝術」不再陌生難以親近,同時也發現生活當中的各種不同議題及文化現象,可以透過藝術作品表現。國美館廖仁義館長表示,近百年來臺灣攝影的發展,由前輩攝影家及創作者們持續不斷累積創作出豐碩的成果;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在許多攝影前輩長達20多年的奔波,以及文化部積極推動下,於2021年4月開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具有推動影像藝術傳承發展、鼓勵臺灣攝影創作、以當代視野建構臺灣攝影史脈絡等任務。本次「鏡像・映像」展覽以歷史縱深的廣度,擴及攝影美學的演變,不僅引介創新的策展觀點,同時將攝影及影像藝術的發展趨勢及美學內涵與大眾分享;本次活動,由藝術創作者與觀眾同場交流彼此分享,展現創作者們樂於分享的熱情,帶領觀眾發掘生活世界中的視覺文化現象,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年度特展「鏡像・映像: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現正於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0號)展出,展覽涵蓋攝影及當代影像創作多元表現類型,呈現臺灣當代影像藝術豐沛的創作能量,歡迎民眾蒞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感受臺灣當代影像創作趨勢,相關展覽及教育推廣活動詳情請參考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官網:www.ncpi.ntmofa.gov.tw。「鏡像・映像: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二三樓展覽室(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0號)時間:「鏡像世界」至8月21日止、「映像人間」至9月11日止,週二至週日10:00-18:00(每週一休館)網址:https://reurl.cc/W1avDZ

臺澳四場館首度聯合呈現2022 BLEED數位現場雙年展

在駐雪梨辦事處文化組與墨爾本藝術之家(City of Melbourne, Arts House)攜手合作下,2022第二屆BLEED數位現場雙年展(Biennial Live Event in the Everyday Digital)首度跨越邊界,聯合雪梨坎貝爾敦藝術中心(Campelltown Arts Centre)、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及台北當代藝術館共同策畫,昨(19)日正式發布節目,8月29日至9月25日將在墨爾本、雪梨、臺北等3城市4場館,呈現全新委託創作的當代藝術節目。 BLEED為新冠肺炎疫情前創辦的6年藝術展會,首屆於2020年展出,透過創新與前瞻的形式,探討藝術如今在線上可以如何運用、體驗與轉譯;本屆邀請臺灣作為第一個國際夥伴,藝術之家共同藝術總監妮西亞•納加拉詹(Nithya Nagarajan)表示,「很興奮能將藝術實踐中針對數位和現場的對話延伸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及台北當代藝術館,也很高興能以共同策展與共同製作的模式來思考我們在亞太地區的位置。」 坎貝爾敦藝術中心總監麥可•達格斯提諾(Michael Dagostino)表示,「此刻正是需要質問關於跨越、模糊與突破邊界的時候,我們非常驕傲能與藝術之家、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及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呈現這項新媒體藝術慶典。」 本屆雙年展試圖延伸拓展彼此的連結感,思考「邊界」(border)帶來的潛力與問題,同時探討人類、科技、媒體、歷史、國族以及情緒地理、自然地理與數位地理彼此之間的交會處。節目由實體現場與線上元素組成,彼此相輔相成。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策畫節目有《克賽諾牡丹預報》(Paeonia Drive)及《謝謝電影神》(Thank You Movie God)。《克賽諾牡丹預報》是一項揉合現場表演、影像裝置與舞蹈的跨域共創計畫,始於「2018亞當計畫」,由臺灣視覺及影像藝術家蘇郁心與雪梨舞者暨編舞家安琪拉.戈歐(Angela Goh)共同合作。歷經實體階段呈現與網路藝術版後,今年將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首演。藝術家推敲著人類的生活與移動方式,從歷史、基礎建設與象徵意義的角度去探索花園的隱喻,體現整場演出。《克賽諾牡丹預報》交互運用親密、社群與全球三種維度來發聲,在來世朦朧的地平線上,這些尺度不斷地縮小與放大。 從新技術、數位表演藝術到視覺文化實踐,新媒體藝術家暨編舞家蘇文琪推出《謝謝電影神》計畫。藉由變幻及轉譯VR作品《黑洞博物館+身體瀏覽器》到線上放映的介面與模組,蘇文琪將進一步探究3D與2D之間空間維度的劇場性、映像的編碼與變奏及電影藝術的生產與辯證。如何將一種原來具有全景全身感官包覆性的VR觀演經驗重新編碼及解碼成可能平面的影像作品?「電影神」將成為關鍵性的中介與啟示。 台北當代藝術館策畫節目《白浪的定居殖民博物館》(The Pailang Museum),為致力於委任思辨寫作、放映項目、去殖民導覽,和實驗電影製作的媒體小組,由臺灣藝術家吳其育發起。博物館的名稱「白浪」源自臺灣原住民族借閩南語音「歹人」對臺灣漢人定居者的稱呼。儘管白浪在口語中已經成為中性詞彙,定居殖民結構的影響仍延續至今,隱藏在日常生活事物的紋理當中。白浪博物館嘗試揭露「白浪凝視」及經常被自然化的歷史性關聯,也積極講述定居殖民結構對自然生態及其物種的各種組織方式。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劉若瑀與執行長王孟超表示,這次的臺澳跨機構合作對北藝的意義重大,尤其在全球疫情持續影響下,讓北藝能持續推進與國際藝文從業者的對話。北藝將於今年8月正式開幕,作為亞太地區的新興藝術機構,與澳洲夥伴聯合籌辦BLEED 2022,將開啟北藝在跨文化、跨領域面向的新篇章。 台北當代藝術館駱麗真館長表示,能夠參與BLEED這個年輕且充滿活力的雙年展會,與充滿創意的團隊夥伴共同透過展覽計畫與活動交織討論有關全球關注的前沿議題,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期待透過這次的合作,能夠將臺灣優秀的藝術家計畫介紹給全球的觀眾,同時透過持續有機的對話,展開更多未來合作的可能性。

Copyright © 中華民國文化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