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新聞

「第二十屆國際版畫雙年展」國際評審講座 深入解析澳洲與臺灣版畫藝術發展特色與趨勢

「第二十屆國際版畫雙年展」國際評審講座 深入解析澳洲與臺灣版畫藝術發展特色與趨勢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為呼應即將到來的「中華民國第二十屆國際版畫雙年展」,並讓臺灣愛好版畫藝術的觀眾們更加了解臺灣與國際上的版畫發展趨勢,特別於國際評審來臺參與審查之際,於今(25)日上午舉辦本展覽「國際評審講座」,邀請本屆來臺共同參與本次國際大獎審查的澳洲評審委員萊斯莉.杜斯貝瑞(Lesley Duxbury)教授,及臺灣評審代表呂燕卿教授,各進行一場專題演講,為愛好版畫藝術的觀眾們深入解析澳洲與臺灣版畫各自的特色與發展。 本次講座由國美館汪佳政副館長主持開場,汪副館長表示,每兩年一度的國際版畫雙年展,經歷前屆2020年恰好遇到Covid-19疫情甚至延續至今的影響之下,很高興本次第20屆的版雙展能在相隔4年後,延續以往版雙展的目標與期待,排除萬難再次邀請到國際版畫專家來臺參與評審,更高興可以為愛好版畫的觀眾們再次舉辦國際評審講座,為版雙展各面向都帶來不同國家的視野。 本次講座以二場專題演講接續進行,第一場主講的杜斯貝瑞教授是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藝術學院榮譽教授,本身同時是國際知名的藝術家,在世界各地遊歷、創作和展出,曾在冰島、法國巴黎等地駐村創作,在亞太區域的澳洲本國、日本乃至歐洲、美洲等相當多國家舉辦過展覽。本次以講題「澳洲版畫藝術之發展」來介紹對澳洲版畫與重要藝術家的解析,為觀眾們帶來了難能一見、世界彼端南半球的觀點。 杜斯貝瑞教授自澳洲原住民與早期西方探險家的相遇歷史談起,介紹澳大利亞在這數百年發展歷史與走向現代化國家的過程中,因來自眾多不同國家區域的移民,既與各自移民母國或原生族群文化如匈牙利、香港、斯拉夫民族等緊密相連、又同時身為「澳洲人」的多元觀點與認同。在各族群的文化傳統與鄉愁、彼此交流共融、進一步連結到現今身在澳洲的更加多元認同之間,版畫藝術創作也隨之相當豐富。而隨著現代化社會的腳步,如1930年代以來女性藝術家的作品逐漸受到重視,對殖民主義與歷史不斷反思、持續進行辯證的當代創作、南半球「由下而上」的澳洲獨特觀點等,亦均是澳洲版畫發展過程至今相當重要的特色之一。 第二場演講則由臺灣的呂燕卿教授主講「版繹時代–臺灣版畫藝術家發展之解析觀點」。呂教授在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與改制後的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任教多年,藝術教育成就深獲肯定,目前於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等繼續傳承其藝術學養,更是國內相當知名的藝術家,長期參與中華民國版畫學會等單位的資深成員、版畫教育【金璽獎】得主。呂教授本次以廖修平教授啟發臺灣現代版畫創作並大力推動版畫教育以來,數十年間跨越多個不同世代、眾多版畫藝術家的作品,以及近年來臺灣的多項國際版畫展覽等,從「『臺灣版繹』與『國際版雙』-存在與發生」、「『全方位版畫師承』與『跨界版畫技藝』」、「『議題美學』與『創作成就』」、「微縮宇宙人生對話」等多個子題面向,進一步為大家解析臺灣亦有發自在地、亦有銜接國際的多元文化和藝術創作,和當今的臺灣版畫藝術發展趨勢與特點。 這次講座呼應了國美館作為臺灣藝術重鎮,肩負著促進並推廣臺灣在地藝術發展、同時為國人觀眾開拓國際藝術視野的重要任務,透過兩位演講人深厚的學養與豐富深入的版畫藝術發展介紹,亦為觀眾們帶來對本屆國際版畫大展的深深期待。「中華民國第二十屆國際版畫雙年展」徵件評審結果後續將於國美館官網公布,並預計於今(2022)年8月27日至11月13日在國美館盛大展出,歡迎大家屆時把握機會前來觀展。

「我們∕women的島嶼之歌—愛與希望2022世界女藝匯流藝術祭」 臺東生活美學館展出

「我們∕women的島嶼之歌—愛與希望2022世界女藝匯流藝術祭」 臺東生活美學館展出 『我們∕women的島嶼之歌—愛與希望-2022世界女藝匯流藝術祭』,今(25)日上午於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舉行開幕式,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立法委員劉櫂豪、臺灣女性藝術協會理事長賴純純、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洪宗楷、娜路彎大酒店董事長林炎煌、臺東在地機關與藝文團體出席與會。藝術家梅心怡帶來行為藝術開場演出,她以純淨空靈的音樂赤腳緩步走入會場,藉由肢體舞動展現女性多面向的堅韌與柔軟,宣告整個女藝匯流藝術祭系列活動啟動。 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代表部長李永得向臺灣女性藝術協會及所有策展人致意並表示,後疫情時代的臺灣,在防疫成就、地緣政治及全球生產供應鏈的特別角色,臺灣的重要性已被全球看到,而臺灣的藝術家也要順應這股潮流,藝術不該侷限一地一隅,而是邁向「跨領域、跨區域、跨流域、跨國際」的人文關懷領域。藝術可以文化為主體與科技、設計、生活跨領域合作,爬梳臺灣各地文化差異,呈現文化多元樣貌,積極投入更多本土與國際共同關懷的民主、自由、性別等現象。 立法委員劉櫂豪提到,臺東很難得可以同時看到這麼多臺灣國內及阿根廷、紐西蘭、日本等國外女性藝術家作品,讓他想到在國外看展的經驗,也許語言無法溝通,但是藝術欣賞卻跨越語言的隔閡,就像今天的主題「愛與希望」,從這些精采的女性藝術創作中得到撫慰的力量。 臺灣女性藝術協會理事長賴純純表示,整個臺東就是最棒的展場,透過這個展覽讓世界女性的藝術力量跟自然跟世界對話,尤其這次所有作品都呼應了「愛與希望」主題,此刻世界各地正遭受疫情與戰爭的影響與紛擾,女性藝術家正好發揮她們的影響力關懷全世界,驅走困頓與不安。 臺東生活美學館指出,藝術祭由女藝會理事長賴純純統籌與各展區策展人精心規劃,將臺東定位為核心基地,以臺東地區最具代表性的三個藝文機關,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臺東美術館為主展場,串連南迴、東部海岸及花東縱谷地區在地獨立藝文團隊同步展出,共建一個精彩絕倫的女性藝術大展共享平臺,期盼藉由此次展覽,以兼具文化平權和國際性的視角,從中看見花東女性藝術家展現從山海醞釀而出的藝術能量。 臺東生活美學館積極將文化平權實踐在各項藝文活動中,讓女權透過女性藝術力的展現而被落實,讓花東女性藝術家的作品有更多的機會被看見。這三年來全球因為Covid-19疫情影響,國際文化交流幾乎停滯,國內藝文活動備受影響甚鉅,此時是臺灣與全球併肩面對與疫情共存的關鍵時刻,我們需要女性藝術家們傳遞女性的柔軟、強韌及溫暖的力量,以藝術帶來「愛與希望」,以當代臺灣與國際間女性藝術匯流的行動力宣示告別過去並開啟美好的未來。 臺東生活美學館表示,「愛與希望2022世界女藝匯流藝術祭」系列活動於臺東生活美學館共有兩個展場,主展覽室為徵件展區,設置11位女性藝術家的平面繪畫與小型裝置藝術,展期至8月8日止;生活工坊為邀請展區,媒合3個花東在地女性工作坊,以及國內外女性藝術家進行創作,展期至9月12日止,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觀。

文面國寶林智妹耆老辭世 文化部代表頒贈總統褒揚令

    文面國寶林智妹耆老於6月18日辭世,享壽101歲。今(25)日於其花蓮卓溪賽德克族Tawsay(陶塞)部落自宅舉行追思禮拜。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出席,並代表頒贈總統褒揚令,由長女林朝花代表受贈。   lpay Wilang林智妹耆老生於1922年4月1日,於2016年1月由花蓮縣政府登錄為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文面保存者,為目前全國僅存的文面登錄保存者,終身奉獻文面傳統的傳承與推廣。   文化部長李永得因出訪返國隔離中,雖無法親自出席今日追思會,仍特別緬懷林智妹耆老以其勇於面對各種挑戰的性格,以及深遠且富有意義的生活實踐,讓臺灣原住民族文面傳統得以保存。雖不幸辭世,但其一生行儀及文面的榮耀記憶,將永為後世所緬懷及追思。   總統府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副召集人Alang.Manglavan阿浪.滿拉旺及委員田貴實、立法委員高金素梅、立法委員孔文吉、立法委員伍麗華辦公室特助伊隆、花蓮縣長徐榛蔚、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委林碧霞、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及各界貴賓等亦出席追思 。 【總統褒揚令全文】 賽德克族陶塞部落耆老林智妹,貞毅悃誠,質樸素儉。誕從花蓮僻遠山區,稚幼浸潤原鄉習俗,爰於臉部加刺額文,承載日後成家立業、匡扶聚落要責,允為象徵族群認同與榮耀首務。少歲遭遇日人以陋規嚴禁,強制清除文面印記,勉抑內心極度創痛,不畏處境艱困苦難,毋懼社會異樣目光,猶執秉樂觀進取孤懷,肆應各項橫逆挑戰,撫幼恤老,勤奮憂勞;操持有方,多能自振,體現賽德克族婦女堅卓韌性之生命力。綜其生平,見證原民傳統文面保存,豐厚本土無形文化資產,淳行貽範,部落揚芬。遽聞鶴壽凋隕,軫念殊深,應予明令褒揚,用昭來茲。

探索當代影像藝術的遼闊景觀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暑期推廣活動開跑

探索當代影像藝術的遼闊景觀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暑期推廣活動開跑 引頸期盼的暑假即將到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自2022年6月25日起,針對家庭親子、攝影愛好者、影像創作者、中學教師等不同族群,透過親子手作、專題講座、數位科技工作坊與教師增能研習等多元類型,共推出16場次豐富的教育推廣活動,邀您一同在盛夏走入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館週年特展「鏡像・映像: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探索攝影及影像藝術的遼闊景觀。 |親子共樂,打造影像故事劇場| 為培養影像閱讀的小小幼苗,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首次將影像與故事結合,於7月推出獨一無二、專屬於每位小朋友的「達蓋爾的傑作」影像故事劇場工作坊,由親子共學的影像接龍、故事編創、桌上劇場模型DIY與演出發表,讓凝結時空的影像透過小小朋友的想像力,展現生動立體的故事。家庭親子在體驗創作樂趣的同時,提升邏輯與藝術思考的表達能力,並增進對影像藝術的認識。 |數位影像創作你也辦得到,實作工作坊X教師增能研習| 想嘗試如何運用數位科技創作影像?本館於8月推出「景觀社會‧當代影像思維」工作坊,由藝術家以實務帶領入門實作「3D實景掃描」及「360攝影技術」,從生活中取材,運用新媒體攝影技術,玩轉影像新視角,豐富每位參與者影像創作的可能性。 同時為扎根影像教育,同月亦舉辦3場「中學教師增能研習」,針對108課綱中的探究實作課程,讓參與的教師們進一步活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相關影像教育線上資源,結合開發教案設計與影像創作,強化教學技巧與靈感創意。 |主題座談會X專家深度導覽,指路當代影像藝術發展趨勢| 現正展出的「鏡像・映像: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展覽,以「景觀」為主題,集結23位不同世代的藝術家作品,讓觀眾一窺臺灣由80年代至今的攝影及影像藝術風貌,本館更特別由展覽內容策劃3場「面向遼闊景觀」主題座談會,以社會人文、數位科技、跨域創作等議題,邀請專家學者、參展藝術家、劇場工作者,分享視覺觀點與藝術實踐策略,連結你我生活中的影像經驗;並推出3場專家深度導賞展覽,以不同視角深入展覽脈絡與作品內涵,帶領觀眾走入當代影像藝術的豐富系譜。 國美館館長梁永斐表示,攝影與影像已是當代生活中的日常景觀,本次暑期系列活動不僅反映「鏡像.映像」展覽所呈現臺灣影像創作趨勢與特色,更以多樣且充實的活動內容,讓觀眾能一同參與影像藝術,領略其中的內涵。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自2021年開館以來,致力服務不同的族群,以多元管道使影像藝術融入民眾生活,培養對影像的興趣以及賞析與創作能力。本次系列活動為限額免費參加,詳細內容與報名資訊,請見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官網與社群媒體。

在世界的角落看見另一種風景 國際駐村交流成果分享會在台北國際書展

在世界的角落看見另一種風景 國際駐村交流成果分享會在台北國際書展 文化部「國際駐村交流成果分享會」將於明(7)日於2022台北國際書展登場,邀請7位獲文化部補助至國外駐村的創作者,包括赴美國聖塔菲藝術中心的陳又津、英國灣園的印卡、柏林文學學會的楊智傑、法國布洛瓦漫畫之家的陳沛珛與雷,以及駐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暨影像城的Adoor Yeh、Doz Lin等人,分享海外駐村對於創作的影響及見聞。 文化部表示,小說家陳又津在聖塔菲藝術中心駐村時,接觸到「社群」對於藝術創作的影響,完成新書《我有結婚病》的定稿。詩人印卡在灣園與著名非洲達卡藝術團隊交流,並進行跨國的田野調查。對前往柏林文學學會的楊智傑來說,最大收穫是藉由與海外作家交流,瞭解各國在文化與出版政策上的差異與現況。 漫畫家雷、陳沛珛一同在布洛瓦駐村並參加布洛瓦漫畫節,雷於駐村期間完成全彩長篇漫畫《長島》及線上連載,亦以法國風景草木為基底創作立體刺繡插畫;陳沛珛則著手新作《SOUVENIRS紀念品》的劇本和分鏡。於安古蘭駐村的Doz Lin創作出紀實異地生活作品;同在安古蘭的Adoor Yeh創作《B’bu-maqaw》(泰雅族語「棲蘭山」之意),並預計發展為中篇奇幻漫畫。 在分享會上,將有機會聽到創作者們述說這些異地的體驗及思想碰撞,如何開展視野,回饋轉化為日後創作的養分,若想瞭解更多有關駐村的資訊及經驗傳承,千萬不要錯過。各場次訊息亦可至2022台北國際書展官網查詢。

111年度史前館環境教育課程「家在哪裡」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前館),推出環境教育外展課程-家在哪裡?課程將帶領學員認識住家、社區及校園中的生物,了解生物與人類之間的互動關係,並結合現代資訊軟體,一同記錄校園內出現的動物跟植物生態,藉由課程讓學員更了解自己所居住的環境,更了解自己的家鄉! 「家在哪裡」課程目標是讓學員了解生活環境可能會出現的動、植物,認識他們是誰?為什麼在這裡?他們與人類的關係是什麼?我們該怎麼與他們共處?講師將學員帶到校園的自然環境中,藉由講師的引導,讓學員發現校園內潛藏的生物,它們以校園的大樹為家,在這裡生活及繁衍後代,而校園花草植物提供氧氣讓人類使用。 為了瞭解並記錄這些物種,課程將運用平板結合iNaturalist網站進行辨識及記錄。課程將教導學員利用平板,拍攝校園中發現的物種身影,並將照片上傳到iNaturalist網站進行影像辨識,網站系統將說明這些動、植物的可能名稱,讓學員有基礎認識,最後登錄到「校園專案」中,為自己的校園做記錄。藉由課程,學員更了解自己的校園環境 史前館的環境教育課程藉由到校教學的方式,讓學員從新世代的資訊軟體學習新的知識,認識腳下土地以及臺灣的文化。現在111年度環境教育課程服務開跑。場次有限,歡迎學校立即預約報名。詳情請洽康樂本館089-381166#561孫先生。

國父紀念館2022年「走讀臺灣」系列活動開跑

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由國內重要現代主義建築師王大閎所設計,是臺灣具代表性的公共建築,2019年經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指定為市定古蹟。為響應世界閱讀日,並配合文化部「2022年走讀臺灣」活動,發掘更多值得探索的建築地景,國父紀念館特別以「王大閎與臺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之建築」為主題,搭配建築文本及導覽手冊,自5月至8月精心策劃8條走讀路徑、2場專書講座及線上展覽。 本次走讀邀請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徐明松,帶領大家透過實地踏查與專家導讀,介紹王大閎經典建築作品之外,更進一步綜覽二次戰後臺灣第一代建築,不僅能與王大閎作品相互對話,亦反映了臺灣當時的時代脈絡。6月至8月尚有多場精彩的走讀路徑,民眾可把握機會報名參加,一同認識臺灣戰後建築作品,及其如何影響並形塑現今臺灣建築的風貌。 8條走讀路徑以《國父紀念館建館始末:王大閎的妥協與磨難》、《粗獷與詩意: 臺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建築的態度:戰後臺灣建築師群像》等書籍文本為核心,跟隨王大閎、陳其寬、張肇康、沈祖海、呂阿玉等臺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的作品,行腳臺灣,走訪臺北、林口、龜山、臺中、高雄、臺東等6個城市、18個建築景點,感受臺灣戰後第一代建築作品所展現的現代主義風格與人文精神。 第1條走讀路徑「東海大學建築巡禮─如詩如畫園林式的校園」已率先於5月21日於臺中東海大學開跑,深度導覽東海大學建築及如詩如畫園林式的校園,一睹貝聿銘、陳其寬與張肇康等人獨樹一格的建築空間佈局。參與學員在聆聽導覽解說時,實際感受建築與景觀氛圍,對於戰後建築的設計思維有更深入的認識。第2條走讀路徑「楠梓加工區與高雄煉油廠建築巡禮─從沈祖海到中油宿舍」及第3條走讀路徑「前鎮加工區建築巡禮─從王大閎到陳其寬」也將於6月4日至6月5日接力展開。 本次10場活動因應防疫需求及兼顧活動品質,每場走讀活動開放報名人數20名、專書講座開放25名,額滿為止。參與者須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建議之防疫措施。活動詳情及報名資訊請上國父紀念館官網www.yatsen.gov.tw或走讀臺灣官網 https://worldbookday.culture.tw/home/zh-tw 查詢 聯絡電話:(02)2758-8008分機535、725。

2021-2022全國文化會議 以結構性及未來趨勢制定文化政策

「2021-2022全國文化會議」今(29)日續於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辦理,就「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文化數位傳播」、「文化科技應用」等4個專家論壇議題,進行結論發表及討論。會議最後,則由文化部長李永得針對4個分區論壇、6個專家論壇,以及2天大會後的綜整建議,提出文化部具體回應。李永得強調,全國文化會議經歸納122項建議,是全民共同制定的文化政策,文化部將予以參採或持續研議,並據以規劃相應施政重點及策略,落實執行。 文化部長李永得於總結回應時表示,自己完整參與兩天會議收穫非常多,對於此次的全國文化會議最大的總結是「非常成功」。李永得提到,全國文化會議歷時約1年時間,從分區論壇搜集各地方文化工作者、民眾意見,到專家論壇的產官學意見交流,整體由議題論述、問題發掘、而至政策建議,完全展現由下而上、眾多參與、問題清楚扼要、具體結論的特點。感謝總顧問吳靜吉、議題委員、專家學者、全程參與大會的立法委員吳思瑤,以及更重要的是所有參與的民眾。 李永得指出,文化部對於所有建議,如果已有相關對應政策的,將依建議予以調整、優化;對於還未有相應政策的,則將積極研議。所有建議都將持續規劃具體政策落實執行,並定期在全國文化會議網站,公開透明公告處理情形。 對於本次全國文化會議結論,李永得則從「結構性」及「未來趨勢性」兩面向具體回應。針對結構性的部分,李永得認為這是長期性的問題,臺灣雖然經常以文化立國自豪,但實際上文化的產值不足,造成文化在施政上位置模糊的問題依然存在。因此,李永得認為要翻轉結構性的問題,必須從觀念及預算改變做起。 首先,政府公共建設講求的是如何產出更高的經濟價值,所以,未來文化產業應加強對於未來性及產值的論述;再者,若要實踐「部部都是文化部」,政府預算除了各部會的基本需求、公共建設預算、社會發展預算及科技計畫外,是否可能有一筆專屬的「文化預算」,支持各部會文資保存、展演藝術等文化事務,這是文化部下階段應該思考的目標。 結構性的第二個問題則是人才培育,李永得提到,目前文化部已積極在進行現有藝FUN券轉型,從鼓勵學生進行藝文消費,培養藝文人口為基礎。此外,李永得特別以自己到日本參觀「動畫學校」為例,在正規體制之外,文化部將規劃以鼓勵設立非學位制的「專業學校」方式,由業界師資專業教學,讓教學、業界人才留用有相互媒合的可能。 最後,針對未來趨勢性的問題,李永得指出,臺灣面臨最大的問題在於「文化主權流失」,由於數位串流的蓬勃,年輕一代所接收的是來自四面八方的資訊,政府必須盡全力發展文化內容產業,文化部將積極整備政府、民間的資源,提升國內人才產、質量。此外,在面對新興及數位科技的發展,文化部也會持續與各界尋求更多根本的解決方法。 文化部表示,全國文化會議官網將持續公告會議結論及政策回應等相關資訊,並接受相關建議,歡迎所有關心文化發展的朋友繼續關注。 「全國文化會議」官網:https://nccwp.moc.gov.tw/

史前館第10屆原住民青年藝術節「南島新『視』界」登場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自2013年起規劃辦理「原住民青年藝術節」,迄今(2022)年已邁入第10屆,因應史前館建築再造工程及常設展廳更新即將完成重新開館,本屆特別以「南島新『視』界」主題,做為回顧與前瞻的規劃,展期自即日起至7月24日,於史前館卑南遺址公園遊客中心多功能教室展出,歡迎觀眾造訪參觀。 臺灣因地理環境特殊,早期即有多重文化在此地交會,史前館展廳更新計畫「以海洋連結南島族群多元文化與島嶼經驗成為世界公民(global citizen)」為核心,從而反身思考邊界、認同、社會制度、交換經濟體系、儀式溝通與環境變遷等議題,面對20世紀末地方社群崛起,原住民主體展現以此作為對於全球化的呼應。 史前館表示,今年「南島新『視』界」主題展示,將以視覺藝術的「視」角,重新觀看南島族群的文化藝術,邀請學子為新氣象抒發身為南島青年的觀點與心聲,並藉著藝術創作了解當代南島青年創作的樣貌,7所參展學校包括:關山工商、臺東高中、臺東女中、臺東體中、臺東商校、臺東大學美產系、大仁科大等,所呈現的內容、形式範圍廣泛,涵蓋使用傳統(含木雕、陶土、織品、刺繡、歌舞等),或以當代媒材(影像、多媒體、裝置等)進行各類藝術創作,展現他們活潑的創意與生命力。 史前館同時邀請當代資深南島藝術家,根據本屆主題以作品和學子們展開對話,卑南族伊命的創作圍繞在山林環境的關懷;自幼在海洋文化薰陶下成長的達悟族「飛魚」,對島嶼、海洋情深,他們分別代表著山海環境與原住民之間的深厚關係。另外,受學院藝術訓練馬卡道族的林勝賢,以簡潔、抽象創作表達「游、離」的意象,回應平埔族群流動遷徙的歷史記憶。 史前館館長王長華感謝國內各高中職原藝班及大學原住民社團多年來的熱情支持,10年來史前館嘗試成為開創原住民藝術教育新形式的一份子,也讓執行「館校合作」推廣教育,達到一定的成效。「原住民青年藝術節」歷經十年的淬煉,當時的青年已成長茁壯為社會的中堅份子,也在各崗位上展現他們的能力。史前館期盼透過這些年的交流與培力,促使南島大家庭的年輕世代,在新世紀有新的發展。

臺文館推歷史展 窒息年代爭口氣

長時間戴著口罩感到悶熱難受嗎?臺文館推出歷史事件展,看臺灣人如何掙脫令人窒息的束縛,暢快呼吸民主自由的空氣! 本展以王育德《臺灣:苦悶的歷史》拉出時間的弧線,回首力爭權益的堅毅群像,起於荷西時期牛皮騙土地的黑畫面;終於2014年,透過社群媒體快速傳播的超大型學運——太陽花學運。王育德是戰後流亡、病逝於異鄉的菁英,寫下的《臺灣:苦悶的歷史》一書記錄臺灣人追求自由與幸福的奮鬥過程,正呼應本展精神。 在文學裡,歷史不是等速前進的直線;而是彷若弧線,飽含深刻曲折的情感。文學家以溫暖、熱血的文句,融化冰冷的史實。日治詩人黃水沛在踏查石門古戰場遺跡時,以一句「頸血灑遍紅牡丹」,傷逝牡丹社事件時魂歸故里的琉球人。醫師蔣渭水則於1920年代,留下「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等文化語錄,評述新文化運動遍地開花的勝景。臺灣人運命而不被命運,正如紀萬生〈古井〉所言,是「一批批的野狼山豬接踵肆虐,一波波的揭竿抗暴壯闊展開」。 本展除有《美麗島》創刊號、《自由中國》創刊號、臺灣文化協會活動寫真大會照片等典藏品;亦以報架裝置呈現美麗島事件相關報導,民眾可翻閱、探看該時代官方對此事件的說法;或佇立於螢幕旁,欣賞噍吧哖事件的布袋戲作品。 臺文館選在10月17日開館,為臺灣文化協會創立日,富有人權意義;又緊鄰人權地景——湯德章紀念公園。人權議題如疫病,隨時可能蔓延全球、滲透生活。在香港的紫荊花、烏克蘭黃藍相間的國旗成為熟悉的人權符碼後,歡迎民眾前來遊走時間的弧線,遙望歷史後,繼續堅定走在追求人權的路上。 時間的弧線:臺灣歷史事件文學主題捐贈展 展期|2022年5月18日至11月27日 地點|國立臺灣文學館二樓展覽室E

Copyright © 中華民國文化部 版權所有